即骇鸡犀。《战国策·楚策一》有“鸡骇之犀”。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古人认为通天犀角可以使鸡惊骇,故称“骇鸡宝”。亦称“骇鸡珍”。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亦省称“骇鸡”。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星辉月耀莫之逾,骇鸡照乘徒称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