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回心院词(十首选四)

回心院词(十首选四)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

积岁青苔厚阶面。

扫深殿,待君宴。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

解却四角夜光珠,

不教照见愁模样。

装绣帐,待君贶。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

偏是君来生彩晕,

对妾故作青荧荧。

剔银灯,待君行。

张鸣筝,恰恰如娇莺。

一从弹作房中曲,

常和窗前风雨声。

张鸣筝,待君听。

萧观音

《回心院词》十首,这里选的是第一、五、八、十,四首。萧观音(1040—1075),清宁元年(1055)被辽道宗耶律洪基立为皇后,当时才十六岁。道宗酷好打猎,常骑一匹名曰“飞电”的骏马,瞬息百里,因侍卫赶不上,往往单骑驰入深山。萧观音怕皇帝一人发生意外,上疏劝阻,被疏远。咸雍末年(1074~1075),为了重新博得道宗垂怜,作了《回心院词》,命歌伎配乐演唱,盼望皇帝醒悟。歌词哀婉凄绝,十分动人。

“扫深殿”一首,用“金铺暗”及游丝、青苔,渲染独处深殿、失去宠幸的寂冷孤独。尽管如此,仍然打扫深殿“待君宴”。“深殿”,皇后嫔妃多居住在皇宫深处,故称深殿。这里有贬入冷宫的意思。“金铺”,宫殿门上铜制的兽形衔环。底座,也称铺首,宫廷里多作虎、螭、龟、蛇等形状。诗中意思是因为无人来,连门上的环钮都不发亮了(暗淡无光)。“游丝”句是说蛛丝蛛网交错飘动,连尘土都成堆了。“积岁”,一年多了。“厚阶面”,犹言皇帝再也不驾临深殿,连青苔都多,以致台阶表面加厚了。“扫深殿”两次出现,则在于强调现在已经打扫干净了,就恭候着皇帝的驾临,等待着君王赴宴。

“装绣帐”一首,写装好了绣帐,但没有敢把挂帐子的金钩挂上。而且把绣帐四角的夜光珠(一本作“夜明珠”)解下来,不让它照见我的愁苦样子。“金钩”,金黄色的帐钩。“上”,是说把绣帐用金钩挂上。“未敢上”,没有敢挂上。“不教”,不让、不使。“贶(kuàng)”,赠给,赠予,赐与。“装绣帐”,仍然是盼望皇帝的到来。

“剔银灯”一首,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充满矛盾。反复“剔银灯”,是想让它亮点儿,但“须知一样明”;知道一样明,还是“剔”。“偏是”二句是说总觉得君王要来了,灯光偏偏出现色彩模糊不明;而妾一个人孤处时,却像是故意青光闪闪发亮。“彩晕”,诗中指光影色彩模糊的部分。“青荧荧”,蓝色光艳貌。依上下文意,一般解作“灯光微弱昏暗”不通。“待君行”,等待君王巡视。不能作“去”解。

“张鸣筝”一首,写盼望君王的到来。“张”,摆好,摆开。“鸣筝”,弹筝。《辽史》记载萧观音善琵琶,为当时第一。“恰恰”,鸟鸣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自在矫莺恰恰啼。”本来是形容莺啼声和谐悦耳,这里则以比拟筝声之悦耳。“一从”,自从。“房中曲”,即“房中乐”,原系古代乐歌,诗中指后妃用以讽劝君王的歌曲(见《仪礼注》)。“和”,唱和。是说自己所奏之曲常与风雨声相映衬,主要在形容歌曲的孤苦、凄凉、悲切。

作为宫怨诗,而且是后妃写的宫怨诗,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后宫嫔妃的不幸和哀愁,皇后尚且如此,一般宫女更可想而知。抒发幽怨之情,委婉曲折;描写宫廷失意,含蓄不露;盼望复幸,寓意深沉;同时辞藻华美、感情真挚,颇为后世所称道。徐釚《词苑丛谈》予以极高评价:“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歌词幽怨,辞藻优美,颇为后世称道。

辽宫皇后能写出如此动人的宫怨之作,真是难能可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