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萧观音
萧观音今存诗十四首(有争议者除外),无论数量之多,还是质量之高,均可视之为辽代诗人之冠。
萧观音既被贬斥,作《回心院》十首,命乐官赵惟一演奏。据《焚椒录》记载:枢密使耶律乙辛与萧家有怨,于是伪造《十香词》,设计让宫婢单登乞请皇后手书。观音读而喜之,既为手书抄写,又题这首《怀古》诗于《十香词》纸尾。乙辛得书,即献给道宗,诬萧观音为“淫词”,又在《怀古》中暗嵌“赵惟一”三字,以为二人私通证据。辽道宗不加细究,便将赵惟一满门抄斩,敕萧观音自尽。于是辽代诗人之冠、一代皇后就这样“白练挂粉脰”,玉殒香消,被冤而死,时年才三十六岁。
首二句用赵飞燕、汉成帝事。飞燕为汉成帝宫人,因能歌善舞,体轻似燕,号为飞燕。先为婕好,后为皇后,与其妹昭仪日事蛊惑,致成帝暴崩。汉平帝即位后,被废为庶人而自杀。“赵家妆”,赵飞燕的装束。“败雨残云”,诗中比喻无法挽回的爱情。“云雨”,见宋玉《高唐赋》,古诗词中多指男女欢爱。“汉王”,诗中暗喻辽道宗。
末二句感叹只有天上一片月知道个中情由,它曾窥视飞燕进出昭阳宫。正是辽进士王鼎所编《焚椒录》序文中揭露耶律乙辛之流诬构始末,所谓的“大墨蔽天,白日不照”之愤。
萧观音的命运,远比赵飞燕悲惨。她是统治集团内部激烈斗争的牺牲品。如其《绝命辞》中所悲叹的:“蒙秽严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冀回照兮白日,守庶女兮多惭。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其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兮惨悴,恨古今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萧氏悲剧的一生,记录着昏君佞臣的罪恶。萧氏冤案的形成,标志着耶律王朝的黑暗腐败,预示着辽王朝的即将灭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