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

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

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

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萧瑟瑟

宋赵令畤《侯鲭录》七载:契丹天祚文妃喜文墨,尝作《史诗》以讽谏云……去掉“兮”字,俨然成为一首七律(用词稍有差异:“来朝”作“朝来”,“剑佩”作“佩剑”,“外患”作“寇盗”,“嗟何及”作“谋将及”,“祸”作“害”,“罚不明”作“谏不行”,“并居”作“尽连”,“位”作“翰”,“往代”作“二世”)。

前两句说丞相上朝时带刀佩剑发出鸣声,朝臣千官害怕不敢正视、鸦雀无声。“丞相”,指秦二世时专擅朝政,骄横跋扈,指鹿为马,杀害异己的丞相赵高,暗喻辽国枢密使萧奉先。“来朝”,一作“朝来”。“剑佩鸣”,大臣上朝不得佩带刀剑武器,特许佩剑上朝多是给予权臣的荣誉和权力。诗中暗喻萧奉先同赵高一样,权倾朝野、肆无忌惮。“侧目”,不敢正视,含有怒目而视的意思。

三、四句说姑息养奸终成祸患,叹息也来不及了;祸害尽忠臣良将,赏罚不能分明。“养成外患”,指姑息女真人。《辽史·萧奉先传》记载:天祚帝曾密诏萧奉先杀死完颜阿骨打,萧以女真人难成大器,不听命。“嗟何及”,嗟叹追悔也晚了、来不及了。“祸尽忠臣”、犹言杀尽了忠臣良将。“祸”,危害、残害。赵高擅权,杀害大臣及诸公子、将军,群臣谏者一律视为诽谤。

五、六句说权臣赵高结党营私,把持军权,他的亲戚朋友都官位很高,并阴谋作乱,私自又蓄养着许多兵丁、爪牙。“藩屏位”,藩镇、诸侯都官位高。“藩”,一作“蕃”诗暗指萧奉先因其妹元妃受宠而得到重用,其弟萧嗣先也官至高位,他们蓄养兵丁爪牙,炙手可热,威胁皇帝。“藩屏”,即保卫。《左传》:“以藩屏周。”“潜畜(一作蓄)”,暗自蓄养。

末二句实写秦二世昏庸,宠信赵高,屡被愚弄而不自知,还大修阿房宫,尽情淫乐。秦二世就是赵高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带领兵吏至望夷宫捕杀的。暗寓天柞帝任用奸佞,不知大祸临头,直到女真族大军攻入内地,才悔悟,驱逐萧奉先。“秦天子”,秦二世胡亥。“往代”,往世,意即过去。“犹”,一作枉。“望太平”,指秦二世幻想“太平”。《史记》载,阎乐带兵入宫杀胡亥,胡亥先求“得一郡为王”,再求“为万户侯”,最后求与妻子为黔首(平民百姓),再三苦苦哀求,也不许,只好自杀。

诗借秦二世、赵高事,讽喻规劝天祚帝,讥刺萧奉先。但不久,萧奉先反诬告文妃谋立其子晋王为帝,终被杀害。

本诗和《讽谏歌》均属骚体诗,讽喻天祚帝,暗寓萧奉先,反被诬害赐死,真是千古奇冤!诗歌寓意深沉,笔锋犀利,充满忧国忧民之心,是很出色的政论诗。斥奸书愤,忧时伤国,悲天悯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