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鸣钟后,孤舟落雁边。
已知归径晚,故就上方眠。
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
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
张斛
张斛是渔洋(今天津蓟县附近)人,原为宋朝武陵(今湖南常德)守,北归入金官至秘书省著作郎,故其诗中故国之思比较淡薄。《中州集》存其诗十八首,由于“警策峭拔,调高格奇”,深受文坛巨擘宇文虚中所激赏。《高寺》堪称其代表作。
首联“高寺鸣钟”、“孤舟落雁”,即描绘出一个意态娴婉、清气拂人的优雅境界。
颔联交代了“故就上方眠”的原因——“已知归径晚”,上因下果,因果分明。“上方”,指佛寺方丈,住持僧所居之处。诗中代指山寺。
颈联写景,石潭陡峭流水声急,月明当空松影圆朗,烘托渲染出一派清静高妙的环境氛围。石潭流水、月明松影,令人神往、使人陶醉!
末联二句纯系想像之辞,预想到来日下山后的情景。由“溜声”而想到山下的小河流水,由眼前而想到翌日下山回望高寺的情形。给读者留下充分想像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烟霭(ǎi)”,指山中云气。
张斛主要以诗鸣世,尤长五言律诗。其他如《海边亭为浩然赋》“临深疑地尽,望远觉天开,”《松门峡》“春木有秀色,野云无俗姿”,《赋小孤山》“岸树晴犹湿,汀烟近却无”等,以及本诗“石峻”一联,状物写景尤显功力,刻画摹绘体察入微,落笔往往才思敏捷、结构不凡,词语凝练、绘景绘色,力追唐宋大家,几近王维、孟浩然五言诗风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