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别处到说话人所在地。与“去”、“往”相对。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②发生;开始。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白居易《对酒示行简》:“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③表示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以后”。骆宾王《帝京篇》:“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④表示过去某时。李商隐《鄠杜马上念汉书》:“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⑤用在动词后,表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白居易《母别子》:“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⑥用在动词后,表动作的完成或持续,相当于“了”和“着”。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一:“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⑦用在数量词后,表概数。杜牧《书情》:“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⑧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相当于“得”。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之二:“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⑨来自。杜甫《早起》:“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⑩衬字,无义。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韦庄《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⑾词缀。用于名词之后。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愈《南山诗》:“昨来逢清霁,宿愿欣始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