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把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王禹偁
“虎丘寺”,即今江苏省苏州市的虎丘山云岩寺。为江南名胜。作者这首诗写得出语平实,用朴素的语言,绘了虎丘的景色。首联描绘虎丘景色,述说名称由来。碧孱颜,青绿浅色。“孱”(chán),弱。这句说山周围的院墙内透出树木与梵宫的秀色。“海涌山”,是虎丘山的原名。春秋末年吴王阖闾葬于这里,当时有白虎出现,所以改名虎丘。
诗的中间两联甚佳。颔联状幽,写峰藏院内,不落人间。虎丘山海拔40米,占地200多亩,而寺院建筑丛密,似乎将整个山峰都藏了起来。颈联称古,则草色经冬,苔花自斑“剑池”,在山腰,池水很深,清冽甘爽。旁有千人石,千人石畔有生公讲台。均为虎丘胜迹。所以说“苔花古自斑”。
末联叙写虎丘历史,述自己常游所感。东晋名士王珣、王珉曾居虎丘读书,后宅舍为寺。作者本人曾在苏州为官三年之久,屡屡来寺游赏,而每“一回来此便忘还”。
全诗各联对仗工整自然,所描绘景物错落而有致,语言平易闲婉。堪称记游诗的佳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