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畲田调(五首选三) 三

畲田调(五首选三) 三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王禹偁

本诗的重心在“相助力耕”,即大家互相帮助。说“岂有偏”,即哪有一点儿私心?不应有一点私心也。正因为这样才眼见得北山种了,现在正种南山。诗用“特写”手法,给人以如在现场所见的感觉。作者称诗为“畲田调”,“调”者曲调、歌曲也。诗愈有民间小调的风味,群众愈喜欢唱。次句虽用问句,却是肯定口气,而且声调上扬,表现出“相助力耕”的气魄,显示威武雄壮。接云“愿得”,虽祝愿希望的意思,但这“愿”是满怀信心的。“皆似我”的“我”,意是“我们”,即上首诗说的“大家”。如果都能竭尽全力,四海之内便少荒田了。古人以为中国国境有海环绕。此指全国各处,犹如《诗大禹谟》称:“文命敷于四海”(四海皆受大禹治理)。

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二有云:“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各种唐诗、绝句选本皆入选,认为是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示了对农民的同情。如果细斟酌:四海不可能没有闲田的。王禹偁写作《畲田调》的目的很明确:“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他看到秦岭以南的商山山脉的商州一带,深山峡谷密林中农民的刀耕火种,有感于他们须同心协力,团结互助,便写下这组绝句,运用民歌写法,内容真实,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格调明快,声音高朗,在当时和后代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