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贫女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部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踵去携杖。

勤勤属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生男,虽存何所当!

抚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梅尧臣

汝坟,汝水边。坟的本义为大堤,引申为水边。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出兵攻宋,朝廷按照当时制度,正规军之外,还动员了民兵,按人口比例抽丁,团结训练,以为防守。许多官吏却借此胡作非为,不在规定范围之内的老幼也被强迫应征。此诗及其姊妹篇《田家语》便是当时暴政的实录。《田家语》写官吏横暴,人民愁怨之情,《汝坟贫女》则通过一位少女的控诉,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由于非法抽丁,使得人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诗经·周南》有《汝坟》一篇,按照先儒的解释,是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的作品,其中说到官家的差遣虽然像火一般急,但父母在身边,还可依靠。这首诗取《诗经》旧题,也用一位妇女的口吻来写,但她的境遇却更为悲惨。杜甫、元结那些充满了对人民的爱心而语言又非常朴实的咏叹时事的诗篇,显然是梅尧臣这类作品的先导。

在梅尧臣之前,王禹偁也曾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诗歌纳入现实主义的轨道中来,但由于才力的限制,他的努力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有到了梅尧臣、欧阳修等人,才弥补了王禹偁的遗憾。吴之振《宋诗钞》评论梅尧臣是“去浮靡之习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对这位诗人的历史地位作了很公正的评价。

在布局方面,此诗开头两句将这位贫女介绍给了读者以后,便由她直接向读者讲述自己的痛苦遭遇,直到终篇。将诗人的主观意愿通过客观记载表现出来,这也是比较特别的和值得注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