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水谷夜行寄圣俞、子美

水谷夜行寄圣俞、子美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邀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摩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拣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相思苦问之,对酒把新蟹?

欧阳修

这首诗是欧阳修任河北都转运使时(1044年秋),夜间从水谷(今河北完县西北)出发巡行辖区,想到昔日京师文酒高会,特别是苏舜钦、梅尧臣二人的诗歌风格而写下的一首五古名篇。其中对于苏、梅二人的诗风评价概括准确,常为后人引述。

全诗可分为五节,前十句为第一节。开头紧扣地点水谷,与事件夜行,荒林鸡声,石壁挂月,景物凄清荒寒。三、四句写因路途遥远,而早行赶路。五、六句写忆及初夏离京时的情景,为下文的怀念作铺垫。七、八句写天欲晓时的景色,境界之阔、气势之宏超迈古人。九、十句则写明“睡意”已消,很自然地转入下节的怀念旧友。

第二节共六句。缅怀旧友,忆及京师文酒高会,总评苏、梅二人,指明二人是自己“可畏爱”之友,二人创作之声价难分伯仲。

第三节共八句专写苏舜钦之才气豪逸。“万窍号一噫”用《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作则万窍怒号”的典故,“颠”字暗含张旭的典故,均用来称赞苏诗与苏的草书“气犹雄”。“譬如”两句以千里马作喻,赞其诗与草书的“奔放”。最后两句既赞其所作多且好,又对其“难拣汰”提出了批评。此节将苏舜钦诗书俱佳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于读者面前。

第四节共十二句专写梅尧臣之诗风古淡。梅长欧阳修五岁,故称“梅翁”以显其尊敬与亲切。第一句所写重在“清切”二字,次句更以“石齿漱寒濑”作形象的比喻。第三、四句写梅“作诗”功力之深,及自己对他的推崇。接着四句则写梅作诗“清切”之风老而弥坚,年虽长而清新之气愈重。“譬如”两句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既生动又幽默。“近诗”四句写梅诗功力愈深,渐由“清切”转为“古硬”,非一般人所能欣赏。并以“青橄榄”喻之,揭示了梅诗耐人细细品味的特点。也给下一节“古货今难卖”埋下了伏笔。

第五节共十二句是本诗的最后总结。前四句是前两节的小结,苏诗虽然豪迈,但“徒惊骇”三字所影射出的也有对当时舆论的不满,梅诗更是如此,“古货”虽好今“难卖”。“二子”六句,作者对苏梅两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赞扬,“双凤凰”评介可谓高矣。“云烟”句则是对二人不公遭遇所发的不平之鸣。“安得”两句一方面回应篇首“二子可畏爱”语意,另一方面也可见作者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最后两句是总结全诗。遥问友人“对酒把新蟹”之际可知道自己这异地思念之苦吗?虽然此句结尾未免有些单薄,却也是情之所至,十分自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