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欧阳修

古小说《述异记》载晋时王质携斧入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其中一人给王质吃一枚像枣核的东西,就不觉饥饿。等他们下完棋,斧柄都烂了,王质回家时,已经过了一百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所见,其实是日间生活的折射。从《古诗十九首》起,诗人们总是不肯将梦境排斥在其诗境之外的。十九首之十七云:“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帷。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此篇以极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位思妇由念远而入梦,由梦醒而增悲的全过程,它带有古典诗歌早期的烙印,朴实到近于稚拙,而其在平凡中所显示的深永,却是后人所无法仿效和不能重复的。欧阳修此诗却自辟蹊径,不再实写梦境而凌空着笔,前两句点染梦中所见缥缈朦胧之境,不及世事而自见离怀,第三句喻缘境之无实,第四句写乡愁之难堪。它的布局显然取法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以四个各自独立的形象表现一个主题。但杜诗四句全属景物,怀土之情只在言外,而此诗则前景后情,以凄凉而忧郁的韵味将景与情连缀起来。可见欧阳修无意亦步亦趋地追随他伟大的前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