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修

滁,指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在当时还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但自从欧阳修来到这里做知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因游城外的琅琊山而作《醉翁亭记》后,名声渐渐大起来。今天,琅琊山已经成为风景名胜之地。这首小诗,写于作者改任扬州知州,离开滁州前夕,所以题作《别滁》。

在被贬到滁州做知州前,欧阳修与范仲淹等人一道,积极投身政治改革。改革事业失败后,他的心情自然会蒙上阴影。但他胸襟开阔,于逆境中仍能自得其乐。这种情怀,形象地含蕴在《醉翁亭记》中。可以说,在滁州任上,欧阳修的生活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他来说,酒可以使其忘却政治失意的烦恼,可以与当地颇为淳朴的吏民同乐。这首离别诗中,同样突出一醉字。

欧阳修离开滁州时,滁州的官吏与百姓,设宴为他送行。这送别的宴席,就摆在开满鲜花的园中。这时正当初春,花儿开得正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绚烂多彩;披上新绿的柳枝,在微风中舒展着轻盈的身姿。可谓人欢、景美、酒兴浓。如此情景,以醉翁自称的诗人,自然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了。兴浓之际,诗人说今天这别离的宴席上,千万不要演奏带有离情别绪的曲子,那会破坏我们的兴致。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对于到扬州担任新职,欧阳修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字面上我们难以直接看出。但细细品味,则似乎可以体悟出一些眉目来。原来,此次改任,并未给他带来转机,其仕途生涯仍处逆境。对改任扬州知州,他不会因此而兴奋。因此,他说别宴之醉,一如往昔在滁之时。浮现于我们脑海的,仍然是《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