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觏
黄昏的时候,也是想家的时候。李觏的这首诗正是黄昏时刻的思乡之作。
全诗在时间、空间,光与色的描写中,构建起一个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二两句意为:听人讲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的尽头,可我极目望向那天的尽处,却还是看不到自己的家。这是何等的凄苦心境啊。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以为此二句与石延年《高楼》:“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千秋岁·春恨》“夜长春梦短,人远天涯近”词句意味是相类的,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觏加入“人言”二字,以客形主,就其意味而言,似比他作更显痛切。
第三、四句意为本来已经憎恨那阻隔在我与故乡之间的碧山了,可是眼下就连这碧山也为暮云所掩了。用“已恨”二字转承,巧妙地将恨碧山阻隔的原因与上句“不见家”相承,又转而由情见景道出对所见景物的观感。这两句,由作者的相思心境为出发点,看到碧山而不见其美,只有恨其阻隔,看到暮云,复又恨其遮挡了碧山。其实挡在作者眼前的哪里还是普通的云雾和山岭,其实就是重重压抑的乡思之情。
全诗四句,由前两句的远景,过渡到后两句的近景,由前两句的睹物生情,到后两句的以情叙景,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反复迭荡,无限的乡思凝缩于短短四句诗中,令人回味,使人感喟不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