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省诸城市)飞来,故名。

这首诗写景,但景中寓含理趣。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扣住诗题“飞来峰”展开笔墨,言浙江绍兴城外的飞来山上有千寻之塔,“千寻”极言其高,古时八尺为一寻。“飞来山”就是宝林山,说“飞来”,是因为古代传说这座山自琅琊郡飞来。于是,一开章全诗就有些神异色彩。“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听见鸡叫就能看见光芒万丈的日出景观。这壮观景象蕴含着作者的志趣、抱负。表达了宏伟的志向、决心,一扫阴霾。“不畏浮云遮望眼”两句,化用《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诗意,却说“不畏”浮云蔽日,勇于向谗邪挑战,这里表现了早年王安石敢于斗争的精神,“望眼”即远望之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说明了“不畏”浮云遮眼的原因,在于站得高、看得远。“最高层”三字,表现了远大的理想抱负,充满了与奸佞小人作斗争的自信。王安石这时任地方官,不仅举善政,还写了许多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如《河北民》、《兼并》、《收盐》等,都是抨击弊政、寄托理想的政治诗。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景中寓理,具有宋诗的“以诗明理”的普遍特点,同时也借景抒发了高瞻远瞩的豪情壮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