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王安石

“半山”,在今江苏江宁,由城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半山”。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即退居江宁,并于元丰中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这首诗,就是通过半山园晚春的生活描述,抒发其怀孤独立之情。

首一联,点出晚春季节。用“取”字,写出“春风”使自然景物发生变化;用“酬”字,体现出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本来晚春是一个绿肥红瘦的季节。红花凋谢,总难免令人惋惜,染上一些悲哀。但是作者却不然,他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这一变化,所以展现出欣然喜人的景象:那春风摘取红花而去,留赠给我的是一片清阴。“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以感情。这样,季节的变换、心怀的豁达,就尽现其中了。

颔联,承上之“清阴”二字,抒写树木之生机勃勃。“翳翳”,是形容树木茂盛之状。“交交”,是形容树木枝条相互交加覆盖之貌。

“陂”(bēi),山坡也。

这两句意谓:一条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林阴中蜿蜒曲折,一片宁静;在葱茏交盖的绿阴深处,园中屋宇隐约可见。这里用“翳翳”、“交交”,更显出生机蓬勃。

第三联,笔锋一转,顺势写出园中主人的形象:或居家凭几小憩,或扶杖漫步寻幽。“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屦”,指扶杖漫步。这里,截取半山园主人的两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刻画出他本人的丰采。尽管两句是一静一动,但是,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

末一联,写此时的感受。在静谧的氛围中,突然传来阵阵鸟鸣,抬眼望去原是北山之鸟,经此飞掠而过,为我留下一片“好音”。“北山”,即钟山也,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唯有”之“唯”,显示出诗人罢相后的孤寂。如今除诗人独步寻幽之外,几乎无人来访,惟有这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偶尔来安慰一下园中主人的岑寂。这是写声,但是在写声的同时,也写到他的内心。在冲淡平夷之中,显现出他心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难怪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

整首诗,对仗工稳,用词十分讲究,写得极为精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