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二首) 二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

王安石晚年寓居于金陵钟山(今南京紫金山),追求心灵上的宁静。所以,创作了大量工丽雅致的绝句,用这种轻巧凝练的形式,表达出他那萧散恬淡的心境。这首《江上》,便属此例。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江暮云图:遥望江北,阴云半开;近视晚云,含雨而低垂。这两句,具有一种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清晰明快,而是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秋季的阴云,“江北”一方“半开”,可见并非“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光线并不明亮;眼前的晚云也并不明艳,而是“含”着雨意。这晚云并非“满座顽云拨不开”(苏轼《有美堂暴雨》)的墨云,而是显得“低徊”(本指人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写暮云低垂,缓慢移动),雍容游动。这些都给人造成一种幽远淡雅的感觉。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景中含情,抒写出江上的特殊感受:青山盘曲,云雾缭绕,像挡住诗人行船江上的前行之路;忽见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映照在江中,迎面而来。这无疑是告诉人们:前途遥远,前路无穷。这两句,不仅描绘景物,描绘出青山的云雾缭绕,帆影的时隐时现,画面淡远;而且是景中含情,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发人遐想。后来遂有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

全诗描绘江上景物,含蓄地表达出作者旷达的情怀。描写所及,有秋阴、有云雨、有青山、有影影绰绰的风帆,物象写得都很开阔、宏大,空灵幽淡。表达的情怀则萧散恬淡,洞世旷达。真明“诗家三昧”者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