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郑獬

以上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诗三百首》图文本。另有广林书社《宋诗绝句三百首》图文本作:“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本文依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作释。

郑獬与王安石同朝,二人歧见不同,但诗风却颇为相似。他们都重在炼句,善于精细地刻画自然景物。

这首《田家》是吟咏农家生活的田园诗。

第一、二两句,“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先由眼前景物写起,直至放眼远处所见。意思是说:灌溉农田的水流啊,汩汩地流淌着,是那么的满溢;远远望见满树的高花啊,标明那是远处的村落。“汩汩”(gǔgǔ),流水之声貌。“浑”者,满也。有此二词,足可知水流之情况。“高花”,高处的花,可能是木芙蓉之类。“明”,显示、标明也。有此二词,可见远望时他看到高树,而知是村庄。这很符合远望时的情景。

第三、四句,“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是转写天空。意思是说:那云的心意不懂得夕阳残照是何等的美好,却与微雨一起送来黄昏。“云意”,云的心意、在云的心中。“将”,与、共。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趣。本是傍晚,阴云扩散,接着下起了微雨;而诗人却偏偏要以“云”为有意识的主体,推测它的心意是不懂夕阳残照的美好,而与微雨一起送来黄昏。这一拟人化的写法,似乎是在怨“云”,实则使“残照”的美好,更加突出了。那么,“残照”为什么说它“好”呢?因为夕阳时分,日偏西山,余辉照耀着天空、大地,为大地涂上一层金色,使天空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色彩。这图景是何等美好啊!但“云意”与“微雨”却把这明丽清朗的黄昏景象给毁坏了。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巧细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