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王令

这首诗的题目虽曰“春游”,但与一般的“春游”诗在感情上有所不同,它是抒写见众人嬉笑春游,而引发的独物感受的。

首句“春城儿女纵春游”,直接点题,是写:在百花盛开的明媚春光中,男女青年熙熙攘攘、纵情玩乐的场面。王令是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扬州在北宋是著名的繁华都会,扬州人极喜春游,可见这是记叙当时的实况。说“春城”而不说扬州者,是为强调“用事”,借用唐朝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以唤起读者的联想,进而体味到“纵春游”的飞扬兴致。

次句“醉倚楼台笑上楼”,承上,具体描绘春城儿女春游时的欢乐情景。他们乘着酒兴,追欢逐笑,靠在层层台阁上,似醉若狂,沉浸于春景的欣赏之中。“笑上楼”三字,活现出青年男女无忧无虑的情状。“醉”字,用得极妙,既可理解为酒醉,又可理解为被美景陶醉,而且联系三、四句,似又寄寓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含义。

第三句“满眼落花多少意”,一转,写诗人由“落花”而引起的感触。杜甫曾说:“一片花飞减却春”(《曲江二首》),何况作者面对的是“满眼落花”呢?“多少意”,正说明他的感触很多。花好不能常在,年华如流水逝去。这曾引起多少诗人的嗟叹,作者也不例外。联系作者“奈何少自废,老则成空悲”(《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熙之》)来看,这种感触是极为强烈的。更何况,王令是个极有抱负,自恃极高的人,但却不容于俗,沉埋蒿艾。像他这样一个不偶于时的人,面对“满眼落花”,自不免产生身世飘零之感。他当然要深悯落花,自悼身世了。

“多少意”本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内涵是不确定的,也可能寄寓着对北宋中叶表面繁荣的某种忧患。诗人这种种复杂的思想情绪,那些纵情玩乐的人怎么能理解呢?

因此,末句很自然地结出“若何无个解春愁”的叹息。诗人是孤独的、寂寞的,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在春天里的忧愁。

纵观全诗,前两句虽也渲染了春城的繁华、春游的热闹,及游人的欢乐,但却不是全诗的主旨。后两句,才是全诗的主旨。作者正是运用这主客陪衬、主客对比的方法,从繁华中现出衰落,从热闹中现出孤独、从欢乐中现出悲愁。至于“愁”字的具体内容,诗中并未明言,但我们从“落花”所触发的情思中,似可以理解为是对个人年华老大而一事无成的悲叹,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国家表面升平而内里已经腐烂的隐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