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苏轼
这首诗写于熙宁六年(1073)在杭州通判任上。有美堂在西湖东南面的吴山上,为杭州知州梅挚所建。
首联写暴雨前奏:“脚底一声雷”、“顽云拨不开”极写雷声低沉、巨大、迅疾,乌云浓重、聚集,“游人”、“满座”写诗人们正在有美堂游玩。诗一开头气势猛烈,将“雨”之暴点出,直扣诗题。
颔联写风狂雨骤。“天外黑风吹海立”形象地写出狂风之猛烈,令人有惊心动魄之感。“浙东飞雨过江来”写暴雨之滂沱,浙东指钱塘江以东之处,“飞雨过江”可见暴雨泼洒范围之广。两句诗连用了“吹”、“立”、“飞”、“过”、“来”五个动词,加重了狂风暴雨的动感、气势。
颈联描绘暴雨泼洒之状。“十分潋滟金樽凸”一句,是诗人站在吴山有美堂内看西湖在暴雨中的景象,有如一樽溢满流动的金盏酒。此是站在高处所见,有写实意味,但同时也用了夸张的缩小法。“千杖敲铿羯鼓催”,此写暴雨的声响犹如羯鼓急敲,“千杖”即千槌,此以鼓槌之多形容雨声急猛巨大。这两句,前者重在形象描绘,后者重在声音勾勒,在声形交汇中渲染了暴雨。
尾联,从眼前景展开联想与想像。由上联酒的意象联想到李白的故事:唐玄宗欲作新曲,召李白,李白醉卧酒店。李白至,以水洒面,令其作词。“唤起谪仙泉洒面”一句,就是这个故事的联想。进一步想像道:是天帝要造新词,便唤起李白,用仙泉洒面,这倾盆暴雨便是那琼玉般的仙泉变化的吧!“鲛室”即鲛人住处。传说中鲛人(即人鱼)泣而成珠。此用来形容暴雨有如倾倒人鱼的珍珠。结尾处以丰富的想像、美丽的传说来描绘有美堂的暴雨,进一步展示了大自然雄奇壮丽的景色,令人赞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