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洪(二首选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崄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峰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师所呵。

苏轼

这首诗是神宗元丰二年(1078),诗人于徐州任知州时所作。百步洪在徐州东南二里许。

开头四句以描摹手法写长洪陡起猛落,急湍跳荡。一、四两句是正面描写长洪陡落,乱石阻遏,一线急流的景观,二、三两句用轻舟如梭、水手惊叫、野鸭惊飞侧面烘托长洪水势的急湍惊险。

“有如兔走”四句,以博喻描绘水波猛势及船在水波上的动荡之势。这水波飞湍有如兔子飞跑,鹰隼猛落,如骏马奔驰于千丈之坡。这轻舟如断弦离柱,飞箭脱手,如飞电过隙,如荷叶滚动水珠。有声有色,光怪离奇。

“四山眩转”四句,写人们在船上的见闻感受。人在舟中觉得四周山峰旋转,急风掠耳使人心动神摇,见那水中飞沫,千涡百漩。在这奇险中,人们的精神为之一快,好像见到了水伯在夸赞秋水为天下之美尽收矣。

以上为第一部分赞长洪水势惊险奇峻。“崄中”(“崄”同“险”)二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生乘化”以下至诗结束为第二部分,由“险”展开联想,专谈哲理。

“我生”二句,讲人生在世,生命如流水随时光而消逝,而人的意念,却可任意驰骋,转瞬间似到了海外新罗。这里强调意志不为造物所主宰。

“纷纷”二句,感叹人们在世间,争权夺利如在醉梦中,谁相信世事沧桑,国家败亡(“荆棘埋铜驼”用典指国家败亡)。

“觉来”二句,讲人们觉悟后,俯仰之间,便像越过千种劫波,光阴如梭;回望流水,依然如故。

“君看”以下四句,是借舟子之口,阐述诗人的旷达之思。说,这百步洪里亦有许多遗迹,古人虽已逝,岸边苍石上还留有蜂窝般的篙眼。只要自己的心不僵化能够旷达,自然界运行再快,也不会受外界影响。总之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人应超脱旷达,不为物所役。最后以“回船上马各自去,多言(náo,争辩声)师所呵”作结。

全诗风格超迈,情感旷达,层次清楚,由景入理。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