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春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苏轼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于元丰三年谪居黄州之时。《东坡志林》记:“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开时,必为置酒。”定惠院是黄州寺院,苏轼谪黄州,初寄住于此。仕途坎坷,心情落寞,曾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以孤鸿寂寞无依自比。此诗咏海棠,以海棠幽独流落天涯自喻,均是咏物寄托怀抱之作。
瑞鹤图卷 北宋 政和二年(1112) 赵佶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开头两句,点明名花海棠“苦幽独”的特性与生长在“江城地瘴”草木丛生的环境之中。“嫣然一笑”以拟人法描绘海棠之美,并以漫山粗俗的桃李对比,加以突出。“也知”四句,化用杜甫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以佳人比拟海棠。说:造物主将其遣入空谷之中,她天然富贵,天姿绰约,不用华屋、金盘就光彩照人。“朱唇”以下六句,进一步以拟人手法,将海棠比拟成美女:花,像美女的脸,朱唇点点,面生红晕;叶,像美女的绿纱袖映衬红色肌肤。林深夜暗时海棠像美女一样安眠了,春光明媚时像美女睡足初醒。海棠在雨中像美人凄楚落泪,在月光如洗下像美人那样清雅淑娴。这几句将海棠各种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仪态万方。
“先生食饱无一事”以下各句,是自己拜谒名花及所生的感慨。“先生”是诗人自指,说自己无事时,常常逍遥自在地散步。一次“拄杖敲门看修竹”时,忽然看见绝代佳人——海棠枯萎败落了,此时诗人“叹息无言”以手揩泪。心想:此陋地怎么有此名花,是不是好事者把她从西蜀移来?短短的根须岂易千里移植,是不是鸿鹄将她衔来的呢?看到花叶凋零,联想到自己被贬居此地,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为了这共同命运喝一杯,歌此曲。等到明晨酒醒时,诗人还要独自前来,那海棠花瓣飘洒如雪,更令诗人难以触摸,只能伤心凭吊了。
此首咏物诗,寄慨遥深。以名花海棠飘零陋邦,与杂花草莽为伍,自况贬居黄州,流落天涯,其黯然伤心之情溢于言表。诗中采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鲜明,感人至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