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堆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
苏轼
这是诗人六十岁(绍圣元年,1094)时在惠州贬所所写。这年六月,诗人在南迁途中再次奉到谪令,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十月三日,终于到达惠州(今广东境内)贬所。先居合江楼,后迁居嘉祐寺,松风亭在嘉祐寺左近。亭与寺均在半山坡上。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人兴会遂命笔。
“春风岭上淮南村”二句,写往昔赏梅作诗情况。“春风岭”在湖北麻域县东,岭上多种梅花。诗人自注“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指元丰三年(1080)正月赴黄州贬所,路过春风岭)所作《梅花二首》。第二年,元丰四年正月往岐亭道上,又作诗曰:“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二句,转笔写现在,自己又被贬至惠州,再次见到梅花。“蛮风蜑雨”指南方边荒之地,“蜑”(dàn但),惠州有蜑户,以船为家,捕鱼为生。此写自己被贬南方荒野之地,黄昏之时怎不令人愁煞。
“长条半落荔支浦”四句,以写岭南的荔支浦、桄榔园的景色从侧面烘托梅花盛开。
“松风亭下荆棘里”以下四句,正面描写松风亭下的梅花。梅花生长的环境虽然恶劣——在荆棘丛中,但其花是“玉蕊”极为光洁,而且明丽得如同初升的太阳。“暾”(tūn吞)朝阳。梅花洁白如仙女的缟衣,娇嫩欲堕,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却可高洁压众芳,好像月下仙女举袂飘飘叩击着士子之门。这里将梅花比拟成仙女,写她高洁而且多情。这种拟人化手法,满蕴着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她不幸的处境,寄予深切同情。在梅花诗中,他都写道:“的梅花草棘间”、“开自无聊落自愁”,这样感慨的诗句,其中正富寄着自己的品格与遭遇。
“酒醒梦觉起绕树”四句,写诗人赏梅后的感慨:绕树徘徊,心中有无限情意,却又无从说起,只得以自宽自慰——独饮勿叹,幸有落月相陪而结束全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