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斋


久无叩门声,啄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苏辙

这首诗是苏辙晚年隐居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东)时写的一首绝句。

苏辙少年得意,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后因对王安石变法有异议,被贬官;哲宗即位,被召回京师;无几,又被贬官外放。老不得志,隐居颍滨,自号“颍滨遗老”,其室为“遗老斋”。

居颍滨,非其本意,一直希望返回故乡眉州,他在《卜居赋》中说:“西望故乡,犹数千里,势不能返,姑寓居于此。”又道:“寄籍颍川,筑室耕田。食粟饮水,若将终焉。”可见当时卜居于此,较少交往,情感落寞。“久无叩门声”一句,开篇道出了交往少,多落寞的情况。“啄啄问何故”在寂寞无声的环境中,忽然听到有急急的敲门声。他打开房门见到田间父老,并欣喜地告诉他:“昨夜下了一尺多深的大雨。”

苏辙此诗语言平易而富有深意。以田中父老敲门告诉他下大雨之事,可知,当时是久旱逢甘霖,父老对这位免官老者十分关怀,从中可见他与农人关系融洽。以“啄啄”(急切的敲门声)之急切反衬“久无叩门声”的落寞,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农人对他的关切。

语言风格平易冲淡,犹如他的散文,含蓄有韵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