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黄庭坚
元明就是作者的长兄黄大临。北宋绍圣二年(1095)之际,作者因“修史失实”罪被贬黔州,其兄便一路陪送他到达黔南贬所。待作者一切安顿皆毕,其兄才与之惜别。本诗当是作者追和其兄的留别之作。
古乐府《巴东三峡歌》中有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本诗作者在万里之遥的边远之地,在与同胞兄长即将天各一方之际,情不自禁地由此入笔写出了“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的诗句,颇有艺术感染力。颔联紧承首联,写过去那些奋力登上庙堂一展胸中抱负的理想已因遭贬而成为南柯一梦,而兄弟间何时能够长相厮守、对榻成眠又成了仕途受挫之后精神上的一种想望。苏轼、苏辙兄弟也很向往这种境界,对韦应物在《雨中招张司业宿》里的诗句“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尤为喜爱。其实,这正是他们仕途失望之后欲在天伦之乐和归田隐逸之中寻找心理慰藉的一致表现。颈联进一步倾诉兄弟情谊,并从《诗经》中的“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取喻,触景生情于兄弟的离散、鸿雁的失群。“相并影”与“不成行”的鲜明比照,更使眼前的别离显得无比凄凉。结联是诗人与其兄歧路握别时的哀情之语,从兄长的角度反笔表现对自己的关切和难以释怀,翻进一层,尤为感人至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