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和答禽语


南村北村雨一犁,新妇饷姑翁哺儿。

田中啼鸟自四时,催人脱裤着新衣。

着新替旧亦不恶,去年租重无裤着。

黄庭坚

禽语,指布谷鸟的叫声。它的叫声听上去也像“脱却布裤”这句话。雨一犁,可以浸透一犁头那么深的土地的雨量。布谷鸟叫人着新替旧,自然也不坏,可哪里知道去年由于租税太重,农民原来就没有裤穿。

我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到某些鸟的叫声听上去像是汉语中某个词或短语这一现象,如《山海经》中就多次提到“有鸟焉,其名曰,其名自号也”之类的话。到了唐代,就有人借与鸟叫声类似的辞意加以发挥,构成诗篇,即所谓禽言诗。在宋代,这种诗更为流行。这体现了诗人们向往大自然,希望与之融为一体,即宋儒所谓“物吾与也”的心态。它最初也许只是一种游戏文字,但严酷的现实生活却使许多作者的禽言诗变得成了讽谕诗。如布谷与脱却布裤本是一鸟,如称前名,则为劝农,如称后名,则为怜农。心随境转,诗人措辞也就各自不同了。

这篇诗虽以《戏和答禽语》即开玩笑地与鸟儿唱和为题,但基本上仍然是一篇禽言诗。作者抓住农民听到布谷鸟催他们脱却布裤时的感受,代他们宣泄了在沉重剥削之下的苦痛。诗的头两句给人以气候不坏、生活平安的印象,下面却忽然出人意外地转出完全相反的情景来。黄诗用意深曲,耐人寻味处,往往如此。苏轼《五禽言》之一云:“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用意同黄,而略直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