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张耒
此诗以结构论,首句平起,次句逆接,后半句实写烂漫游程,又与前句绾合。这样便突出了题中怀字。
结构是伴随着作者的思路而产生的。诗人在金陵无拘无束地浪游的时候,也许并没有觉得这个地方是多么可爱,可是一经北上,洁白的衫子被扑面的风尘染成黑色的了,这就使他不能不回忆起了青山似染、江水如蓝的江南来。在风沙遍地的北方想念气宇明丽的南国时,诗人不由地将自己的回忆集中在一点上,即初到金陵时的光景。他是在一种极幽美好的景色中,安静而悠闲地到达金陵的,对金陵的第一次印象是极好的。因此才有后来的烂漫之游。这,就对金陵可怀之处作了丰富的暗示。也就是说,该写的都写了。不用写的,又何必再费笔墨呢?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应当信任读者,让他们去驰骋各自的想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