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桨。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春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张耒
作者的这两首古体诗,就像两幅淡雅的水墨画,墨淡而味不淡。
第一首描写孤舟夜航,“荒田寂寂”,只听得“水边跳鱼翻水响”之声。而这种静极之境加之茅屋明月,就更显出了天籁之音的美妙。结尾“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两句,一方面交待行舟之人沉醉彻夜,一方面又闻人家的鞭牛之声,似乎作者已从梦界回到了人间。这种不动声色的转换,自然而不露痕迹,颇见出诗人的艺术功力。
第二首就像第一首的续篇,接着描写舟人白天的旅行。但作者已将秋夜的谛听转为秋野的观察。如苍黄秋日、苍耳黄蒿、渡头斜径、蝶飞豆花等等,无不一一收入诗人的眼帘。而结尾的“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两句,深刻地道出了一路之上满目荒凉景象的根本原因:辛辛苦苦的农人,到头来不免逃亡他乡,而深深的讥刺之意已隐含在其中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