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二首)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向来歌舞地,夜雨鸣寒蛩。

陈师道

妾,侧室,也是旧日妇女的谦称。曹植有题为《妾薄命行》的乐府诗,这里用其旧题。十二楼,据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入绮窗。”则十二楼当是十二层的楼。这里用以泛指贵人所住高楼。

翩起舞,供主人欣赏,为他祝福,岂料转眼间就送他到墓地了。刘禹锡悼宰相武元衡遇刺的《代靖安佳人怨》有句云:“晓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写由生到死,乐极哀来,与这两句略同。为寿,犹言祝福。南阳阡,汉原涉为他父亲在南阳置办的墓地,称为南阳阡。此泛指通往坟地的道路。

作者于诗题下自注云:“为曾南丰作。”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当时杰出的史学家、散文家,陈师道的老师,死于元丰六年(1083)。这是两篇写法比较别致的悼诗,以一位侍妾悲悼宠爱她的主人的口吻,来表达学生对老师死亡的沉痛心情。在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诗人自来喜爱并且善于以男女之情来譬喻国家和人民、君和臣、师和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正如明人郝敬所解释的:“诗多男女之咏,何也?曰:……情欲莫甚于男女,……声音发于男女者易感。故凡托兴男女者,和动之音,性情之始,非尽男女之事也。”(陆以谦《词林纪事序》引)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篇传诵人口的作品即是以举子考进士科比女子结婚,以诗坛前辈张籍比作丈夫,将自己比作新娘。至如陈师道此诗之所以为人推重,还和当时的风气有关。王安石做宰相时,向他学习的人很多,但政局一变,都赶忙洗刷自己,矢口否认和老师的关系了。张舜民的《画墁集》中有《哀王荆公》四首,其中就曾慨叹“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若使风光解流转,莫将桃李等闲栽。”因此,读者肯定这两篇诗,实质上也就是对当时那种存在于士大夫当中的浇薄风气的鄙视。至于就诗论诗,则这两篇语言精警,感情深挚,乃是抒情诗中的精品,自不待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