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陈师道
惠,赠与。芍药,这里是指木芍药,即牡丹。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九十风光即春光。次第,这里作迅速解。剩欲,很想。这里极写牡丹之美艳,说很想折下一枝,给一位女子簪在发髻上,可是却找不到配戴这朵花的人间第一美人,言外有怀才不遇之意。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陈无己《小放歌行》云:“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傅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山谷曰:“无己平日诗极高古,此则顾影徘徊,炫耀太甚。”愚谓无己两诗,亦颜延年《五君咏》之流也,岂自炫哉!愤世嫉俗之调耳。第一首恶幸得名位之人,必欲知我者真一着眼。第二首明独居自爱之怀,不似随时者上于早计。品甚超,词甚激,正是好高志古、不浪结纳者口吻,何为不高古哉?无己安贫守道,穷厄以死,岂肯为顾影卖弄之词?吾恨山谷久与之交,而不能因其词而察其心也。无己又有芍药诗云云,此真眼空一世,无人之见者存也。炫耀干进者,胸次有此等语耶!
潘德舆所解,大体上能得陈师道诗意。古代服膺儒学的士人,一方面总想“达到兼善天下”;另一方面又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陈师道反对王氏新学新政,绝意进取,但这并不排斥他仍有仁民济世之心。被屏除在仕路名场之外的他,对自己的牢落不偶也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这三篇小诗,正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唐人咏牡丹名句如李正封之“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李白之“一枝红艳露凝香”,吴融之“腻若裁云薄缀霜”,都从正面形容其体态,此诗则从侧面暗示其风神,非惟实虚有殊,还从议论中展示形象。唐宋有别,这又是一例。
陈师道是江西派中仅次于黄庭坚的重要作家。他的诗用意曲折深邃,语言本色浑朴。他推重苏、黄,却不走他们的路子,是最能体现宋诗独特面貌的诗人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