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陈师道
这首绝句既是写诗人一种“不称意”的心境,但同时也写出人生的一种普遍状态,因而读来每每令人回味沉吟。
诗人先从具体的事情——眼前事写起:令人快意的书怕看完偏偏很快就看完了;盼望来的可心人等他快来却偏偏等不来。这两件“眼前事”看似信手拈来却很有典型性,因为它具有人人都体验过的共感,因而立刻就会引发共鸣。
接着诗人便从这两件事推演开来,说世上的事每每是如此意(愿)实(况)相违:愿意的事总是来不了、等不到;不愿意的事却是偏偏来、躲不过,真是如常言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差强人意无二三,但又比这说得形象、透彻、到位。诗人确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人生哲理:人的主观愿望往往和客观的实际情况是矛盾的,而在矛盾统一律中矛盾是绝对的,是普遍存在而又贯彻始终的,因而事与愿违是一种常规,是一种稳态的定势,因而“好怀”在“百岁”中就没有“几回开”了。另外诗人在《寄黄元》中也写道:“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残生亦何娱!”诗人明知“世事如此”的规律,却又深深慨叹,这便是人人都有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