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升平事,中州见最先。
洛花凝晓月,巩树霭寒烟。
相业归貂宠,胡尘溺汉天。
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
晁说之
这是诗人晚年缅怀故国的作品。前四句是对故都汴京的追怀:遥想昔日升平时事,中州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国都)最占其先;而陪都西京洛阳以牡丹花最负盛名;巩县的皇陵林荫茂密肃谧森严。颔联二句极有意境:“花凝晓月”,使人驰想盛开的牡丹花在晓月下凝露飘香的情景;“树霭寒烟”也将读者带到寒烟笼树郁郁苍苍的皇家陵园。而且“凝”、“霭”两个动词(此处皆作动词用)富于表现力,带有动作性和描述性,能创造一种情境,使人如入画界。颈联二句是对奸臣误国的恨叹:前一句说,宰相的大权归于为蕃邦宠信者之手(貂,衣貂之人,代指当时入侵的金人统治者);后一句说胡兵挑衅入侵的战尘遮没了大宋的云天(胡亦指金人)。诗的前四句将昔日故国的怀念写得愈美好就愈能深切地表现对奸臣误国之恨;而此恨的深切也就更加强了对故国的怀念,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互动效应,同时为尾联“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推出了之所以然的根由:多少白发垂垂的老人为何日日涕泪潸然泥?原因就是“胡尘溺汉天”!这“几多垂白叟”中自然包括垂垂老矣的诗人,因为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全过程,而且知晓其种种原故——奸侫误国;但也不仅仅是诗人和几个同道者,还包括许许多多白发苍苍的老者——众多的平民百姓,因为他们也深受国破家亡之苦。国破家亡最受苦难的还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因为他们只能死守一处而绝不可能进行财产和权力的转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