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词(二首选一)


湖天无尽月如霜,露湿荷花别是香。

何处渔郎解吹笛,并头惊起两鸳鸯。

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绍兴年间登第,做了几任小官,为政简静。其诗虽沾染江西诗派的习气,却不很深,呈现出爽利明快的特色。他的这首咏赞杭州西湖的七绝,便是一例。

诗从描写湖天月色下笔。“无尽”形容湖面宽广、水天一色、天宇寥廓的景象;“如霜”,既写月色,又点季节,展示秋夜月光映照水面的画面是那样地明亮而又清凉。次句由“湖天”转写“荷花”,并由描绘月色进而咏赞荷香。“露”直承“霜”字而来,“湿”写夜露之重,从而凸现“十里荷花”其时其境的香气显得格外的清幽淡远。杨万里咏西湖荷花的名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写映在早晨阳光里的荷花,红得特别出色,周紫芝此句,则写浸润于秋夜露水里的荷花,香得特别幽远,两者都自出机杼,可以比美。开端两句,由湖上到湖中,由月色到花香,描绘出西湖秋夜有色有香、形神兼备的极富特征性的自然静景。

三、四两句,进层描绘西湖秋夜人事活动的动景。“渔郎”,是对年轻渔民的美称;“解吹笛”,善于吹笛,“解”是了解、懂得之意;再著“何处”二字,则将渔郎在西湖深远之处边捕鱼边吹笛的妙境画了出来。渔郎优美的笛声,打破了西湖寥廓湖面的宁静,因而结句特写“并头惊起两鸳鸯”。“鸳鸯”是成双成对的情鸟,秋夜“并头”而眠,却被笛声“惊起”,使得静谧的画面突然充满了生意。“并头”与“惊起”之词语倒置,既为调协音律之用,又为强调鸳鸯恩爱之意。自然界的“鸳鸯”被笛声惊起,则人间游湖的“鸳鸯”更为笛声吸引的寓意自在言外了。结尾两句,与王维“月出惊山鸟”的意境相似,而以渔郎吹笛惊鸳鸯来写西湖夜景之迷人,更有夺胎换骨、青胜于蓝之妙。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中颇多写西湖风光的诗作,大多能以清爽流利之笔达其流连咏赞之意,此诗可见一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