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伤去国,岁晚强登城。
过雁书难问,穷途泪欲倾。
江湖归客梦,梅柳故园情。
倚杖空凝佇,行藏竟不成。
吴可
吴可,号藏海居士,分宁(今属江西)人。宋徽宗宣和年间在汴京做过官,辞官客居临汝(今属河南),南宋初转居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善诗,常和赵令畴、米友仁等书画家酬唱。
他的这首《登临川城》五言律诗,当作于南宋初转居洪州之前途经临川(今属江西)时。
首联点题,写“登城”的背景。“时危”、“去国”,托出自己在北宋末年时局危难之际辞官离京之事;“岁晚”、“登城”,是写当前深秋之季来登临川城之事。上句以一“伤”字,突出诗人为国事忧伤的心境;下句以一“强”字,显示诗人勉强无奈的情怀。开端两句就用对仗,表明了大背景与小环境都给自己造成忧绪难解的状况,自然而然地引起下文。
颔联写登城之所见。“过雁”是北方秋季南飞之雁,诗人由鸿雁传书的传说引起“书难问”的忧思,暗含对北国人民的牵念;“穷途”是写望到路的尽头,勾起对国事处于穷途末路的悲愤,包括对自己不断颠沛客居的感伤,故而“泪欲倾”。“过雁”照应“岁晚”,“穷途”照应“时危”。两句对仗,极写所见引起强烈感伤之情。
颈联写登城之所思。“归客”,自喻;“故园”,故乡。上句抒写归隐江湖是自己现在追求的美梦;下句抒写想念“梅柳渡江春”的景象又是自己难以忘怀的乡情。这两句,写出国事难问,只好漂泊江湖,却又乡思难遣,不禁怀念故乡美景的矛盾心情。两句对仗精工,全用名词性字词组成,显示中国古典诗歌语约意丰、句式灵变的特色。
尾联写登城之所感。“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用为出处或行为之代词。诗人倚杖凝望而伫立,却着一“空”字形容,将此时百感交集而一无是处的复杂心态凸现出来,原来他痛感自己出仕为国不成、隐居为乡亦不成,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了,从而留给读者仔细体味的余地。
此诗直抒胸臆,语言质朴,强烈表达出国事乡情萦绕心头的愁怀,令人想见其人其时其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