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陈与义
经靖康之变,中原板荡,作者离乡背井,颠沛三年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之后才在湖南岳阳定居。其时,登临岳阳楼,吊古伤今,写下此诗。
诗人倚楼远眺,中原大地已落入金人手中;白首奔波的隐痛再次泛上心头。于是,诗人眼中的老木与苍波,都充满无限悲伤的色彩。全篇气象宏阔,意境沉远,悲凉中寓深慨。
陈与义作诗,后期祖师杜甫,不仅学其形,更欲得其神。读此篇,尤可见其笔法炼达老到,既简洁质朴又雄丽而有大气象。这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学杜的成功之作。颔联尤为宏壮雄丽。三国时吴、蜀夺取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岳阳。如今诗人“登临吴蜀横分地”,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刘克庄评这首诗“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后村诗话》)此评不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