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刘过

开禧元年(1205)秋天,刘过来到当时的军事重镇——镇江。闲暇之际,他与岳飞的孙子岳珂等人登上那里的名胜——多景楼,纵情高歌。这首诗开头气势雄壮,继而以王勃、李白为喻,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结尾仍以李、王为喻,一唱三叹,既融哀怨于其间而又不使诗的气氛低落。

润州,即镇江(今属江苏)。多景楼,北宋时镇江知州陈天麟所建,据说原地有临江亭,因唐人李德裕《临江亭》诗中有“多景悬窗牖”的句子,重建改名。在今镇江市东北角的北固山上。金山、焦山,分别在今镇江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宋时两山都处于江心,互相对峙。宋时北固山也在江中,所以作者这样写。王勃,唐初诗人,才华出众,诗意超群,被列为“初唐四杰”之首。豫章城,即今江西南昌市(汉时是豫章郡的治所)。滕王阁,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遗址在南昌。这里写的是王勃作《滕王阁序》的故事。据《唐摭(zhī音支)言》记载,王勃十四五岁时到南方去看望在外为官的父亲,路过南昌,参加了当地官员在滕王阁上安排的宴会。宴会开始时,座主请客人们为滕王阁写篇序文,实际上已让他的女婿早做准备了。在座的文人墨客纷纷谦让,王勃不辞,挥笔便写,出语惊人,在座的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白,唐代伟大诗人,人称“谪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漫游到金陵,写下《登金陵凤凰台》一诗,诗末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了政治上的失意情怀。这里用李白的故事和诗意曲折表达自己思念故国的心情。汉沔(miǎn音免),即汉水和沔水,在今湖北省北部。刘过早年曾在那里漫游。梁武帝萧衍曾将北固山称作“天下第一江山”。全诗构思巧妙,首尾呼应,一气贯注,在南宋诗作中堪称佳品。岳珂当时就想把这首诗刻在多景楼上,因为战争而未能如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