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人(二首)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刘克庄

东都,指汴梁。北宋以汴梁为东京。北宋皇帝的陵园和宫殿都已遭到破坏。石马是皇帝陵墓道旁的陈列物。西晋洛阳宫殿前面陈列着铜制的骆驼。索靖预见到天下将要大乱,指着铜驼叹息说:“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西晋果然不久被匈奴刘聪灭亡了。金人的命运算来不会长久,可是对于敌情又往往得不着确实的消息。占,卜卦。边情,边界上的消息、动态。当时南宋朝廷不认真派人去探听消息,却听信一些谣言,例如女真贵族夏天到东北去避暑,却误为是金朝出了什么乱子,逃回了老家之类。因此诗人有此慨叹。使人伤感的是汴梁虽然沦陷了多年,但人民仍然不忘故国,保存着汉族的风习。妆髻,发式。宣和(1119-1125),徽宗年号。离仳(pǐ,音匹),离别。从北方逃回南方的原有十人,如今只胜下自己一个。蕃,同番。陷蕃衣,在金国时穿的衣服。甲第,贵族豪门的住宅。歌钟,即编钟,古代一种编组的打击乐器,用以配合歌曲,故名。探骑,侦察骑兵。以翠羽和銮铃为饰,故名。无法看到南宋皇帝的车驾回到东京汴梁,也就是在中原地重建汉族政权。

刘克庄有许多古体诗写得很好,但在其数量丰富的创作中,占主要地位的仍是今体律诗和绝句,尤其是五律和七绝。陈衍《宋诗精华录》说他“专攻近体,写景言情论事,绝无一习见语,绝句尤不落旧套。惟律句多太对,如难对易、如对似、为对因、无对有、觉对知、疑对信之类,在在而有。”这一评论大体如实。此外,这位诗人的今体诗过于追求巧对,有时还不免掉书袋,即过多的使用典故之病。

他的五律多写日常生活,如《夜过瑞香庵作》之“问客来何暮?云僧去未归。山空闻瀑泻,林黑见云飞”及《郊行》之“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林转亭方见,江侵路欲无”之类,都情真景豁,非常动人。

但这两首《北来人》却大异其趣。它们是代一位从汴京逃归者抒发其愤慨与酸辛的。前一首二四两联侧重叙事,一、三两联侧重述怀。交错写来,显得跌宕有致。末句与陆游梦中所见“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事同情异,哀乐全殊。后一首写他南归后对现状的失望之情,结句又与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同意。沉郁苍凉,在刘克庄的五言律诗中别具一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