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刘克庄
这首咏梅诗通篇不着一梅字,却刻画出梅花的品格与遭遇,同时处处流露出诗人的自我感情,堪称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开头一联便描绘出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并透示出诗人浓重的伤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句说,每一片飘落的花瓣都令人触目伤肠,更何况花落得遍地满墙呢。颔联用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描写落花。“迁客过岭”用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典故;“骚人赴湘”指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湖南零陵)一事,用“迁客”、“骚人”迁谪逐放的遭遇比喻“落梅”表达了对落花的同情,也是对“迁客”、“骚人”梅花般高洁品格的赞美。比喻贴切,化用典故如水着盐不见痕迹。颈联继续写落梅的结局:“乱点莓苔多莫数”,那么高洁的花朵沉沦在泥土之中与凄凉的莓苔为伍,多么凋残;但是,下句笔锋一转,写梅花虽凋落却不失其高洁,香气经久不灭。
尾联,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点明题旨,乃全诗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明写东风不解怜香惜玉,却偏偏掌握着众花的生杀大权,忌妒梅花高洁,任意摧残它,暗讽那些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当权者。笔力奇横,言浅意深。
正是由于这两句诗被言官李知孝等人指控为“讪谤当国”,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这便是历史有名的“落梅诗案”。诗人对此深为不平,他一连书写了一百三十多首咏梅诗词,他写道:“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病后访梅绝句》)“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贺新郎·宋庵访梅》)显示出诗人的铮铮傲骨与高洁品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