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湖州歌(十首选三) 其一

湖州歌(十首选三) 其一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

皋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汪元量

汪元量的《湖州歌》共九十八首,系汪元量记写宋母后、幼主、宫女、内侍、乐官等被元兵俘掳到北方去的事。德祐二年二月伯颜从临安东北的皋亭山进屯湖州,派人到临安向谢太后索取投降的“手诏”,并且封府,收图书,解除宋的职官,取消宋的侍卫军,所以汪元量把湖州作为题目。

这一首是组诗的第一首,记载了南宋王朝灭亡前夕的几个片段,把亡国的原因直指朝廷中的奸臣误国。“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首二句交待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即丙子年正月,元军挥师南下,南宋王朝求和,被拒,元军连破扬州、潭州,正月十八日即进驻皋亭山,相距临安只有二十里。“挝”、“伐”、“下”三词极富表现力地写出了元军战鼓喧天,铁骑奔突,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气势。这里也让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意。其实作者在其他诗作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如“两淮战鼓不停挝,万骑精兵赛夜叉”(《湖州歌》),“淮襄州郡尽归降,鞞鼓喧天入古杭”(《醉歌》)等,可见这一草幕在诗人心目中是打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

第三、四句,诗人的笔触由远及近,由面及点,由“江南”而“皋亭山”,点明元兵已直逼临安城下。皋亭山位于临安城的外围,放眼可见。面对元军的兵临城下,狼烟蜂起,作者直指城中握有权势的宰执权臣们,却依旧醉生梦死,毫无主见,愚弄主上,贪生误国。眼前的“青烟起”和“似醉酣”形成鲜明对比,那么作者的寓意和诗句背后的愤怒之情也就彰显自明了,故末句也是点题之笔,即宋之最终亡国,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宰执们”的误国。

这首诗歌看似描写平淡,但选材精当,对所描写的内容,作者不加以评述,而是据实叙写,细加品味,却大有深意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