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吴山在眼中,楼台垒垒间青红。
锦帆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汪元量
汪元量初以琴艺供奉太后,宋亡,随三宫沿运河北上,至燕京,宿会同馆,其时仍与太后、幼主赵㬎(瀛国公)、宫人等常相见。其《酬王昭仪》诗有“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的诗句。他的《湖州歌》、《醉歌》、《越州歌》等都作于这一时期。作为一个供奉琴士,既无功名,也不曾参预朝政,但他的诗却包含了南宋亡国前后的许多历史事实,故后人称为宋亡之诗史。他在《答林石田》中说:“我更伤心成野史,人看野史更伤心。”《湖州歌》共计九十八首,写亡国君臣被虏北上,所经皆百战之地,他将亲见亲闻的故事,写成可悲可泣的诗篇,让人读了有去国千里,留身一纪之感。也让人想起范成大的《州桥》等诗。这些诗,感情真率,文字流畅通俗。本诗为第五首,写的是作者初离临安时的伤感情怀。
诗歌的头二句以写实的笔法叙写在离开临安、乘船北上时,不禁回首南望,只见钱塘江北岸的吴山,其色如黛,其状如一捧小丘,周围亭台楼阁,重叠起伏,青红相间,历历如画,色彩依然鲜艳。吴山,又名胥山、城隍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这吴山和青红相间、重叠绵延的楼台,实际上是南宋繁华的佐证、故国的象征。作者离别之时,将目光投注于此,诗句虽以白描写实的手法出之,实蕴含了他难以割舍的依恋情怀,从中也不难体会到他内心的痛楚。
第三、四句,诗人想像此后自己的心境。诗人悬想自己乘船北上,感怀极深,必定无法入眠,面对雾霭迷蒙的江面,思绪翻滚,怀抱琵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这两句中“后夜”与“故宫”是关键词句。“后夜”表明诗人无法入眠,写其感怀之深;“故宫”写其回忆的内容,此时能够让诗人萦绕于心的、充塞于心间的只有对故国的铭心的思念了。
这首诗在叙写过程中,手法上颇为平实,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虚写与实写相结合,包含了过去、现实、未来,笔触跨越广袤时空,写景中寓含了诗人无尽的伤感。
怀成都十韵诗卷 南宋 12~13世纪 陆游 纸本墨书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