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椀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林景熙
从诗题即可看出,诗歌是作者在读了陆游诗卷以后所抒发的感受。
林景熙在宋亡后不仕,念念不忘故主,希冀恢复,以义行著称,其诗作多寄托故国之思,多凄怆之音。其爱国思想与陆游是一脉相承的,故其读陆游诗必多同感与感慨,这是必然的。
开首四句“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本诗是读陆游诗歌之后的感受,但诗歌却从唐代诗人杜甫写起,这是因为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生逢乱世,却忧国思君,这样的开头,以及第二句的引用杜鹃的典故,其用意是把陆游与杜甫相提并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都经历乱世,饱经忧患,矢志不移,忧国思君。有相同情感的诗人,读陆游的诗,有此联想,也属正常。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本诗第二句即是化用其诗意。第三四句是说陆游的诗作雄劲豪放,内容充溢着思君忧国,与杜甫堪称伯仲。句中的“龟堂”,指的是陆游绍兴家里的一个堂名,“一老”指的是陆游,“旗鼓雄”、“摩其垒”,写陆游诗歌的气势、才力、成就堪与杜甫相媲美。这里用军中之物来作比,也相当切合陆游诗歌的内容特点。
第五至第八句,成都与建溪都是陆游当年仕宦的地方,五、六两句描写陆游壮年岁月时的轻裘纵马,成都看花,建溪饮茶,一副轻快昂扬的情怀。七、八两句则是写陆游于承平时节从戎纵横半个中国,可谓是意气风发,意欲一展宏图,但是终归壮志难酬,只得归隐山阴故里,傲啸行吟于鉴湖畔,与沙鸥为伴了。这四句以形象的笔触概括了陆游一生的几个侧面。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抒写了陆游空有满腔报负,却无法实现,只好寄情诗酒画,把满腔的悲愤倾泄其中。这几句集中描述了陆游一生中最为突出的几个片段,也是陆游诗歌中最为震撼人心的篇章一一抒写自己“塞上长城”的豪气、“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无奈、壮志难酬与回天无力的悲愤。这是对陆游诗歌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概括与感受,也是作者阅读陆游诗歌所引起的强烈共鸣。“月氏首”,见《汉书·匈奴传》,谓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此当借指金朝皇帝。七、八两句是将陆游的诗句“逆胡未灭心末平,孤剑床头铿有声”改写为“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这里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陆游诗歌的改写,而是对陆游生平的概括,并融进了自己的深深的同情与感慨,这从诗句中的“空”与“坐”即可看出。
最后四句:“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四句转而叙写现实与眼前的情形,读罢前辈诗人的作品,再举目四望,且不说半壁江山早已沦陷,东南半壁早已是狼烟烽火,铁蹄奔突,干戈舞动,赵宋王朝已经朝不保夕,气息奄奄了,可以预见,陆游的后代当会看到所谓的“九州同”,但这个“九州同”并不是陆游当年所梦魅以求的九州同,而是在元朝统治下的九州同,这让他们在家祭的时候如何禀告呢?作者自己的同情悲愤溢于言表。
这首诗歌于叙写中蕴深情,抒怀激越,笔触纵横,视野开阔,笔力雄健,化用诗句,如同己出,融读后感、抒怀、叙写于一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