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马垂杨日半斜,荒村篱落两三家。
可怜华屋生存处,瓦砾堆中几树花。
李俊民
这首七绝《过古塞》,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写景抒情,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系马垂杨”常常被用以表现风流世子的倜傥情怀。如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之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而“垂杨”与“垂柳”在这里其实是属于同一意象的。本诗首句在“系马垂杨”之后,却接之以“日半斜”三字,便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旷远悲怆的基调。次句继续写景,在空阔的“荒村”反衬出“篱落两三家”的疏懒与星散,更进一步凸显出“古塞”的荒凉景象。第三、四两句,又是诗人将“华屋”与“瓦砾”,将“瓦砾”与“几树花”形成的一组比照。而这里的“生存”并非是眼前的继续存在,其实应该是过去时的曾经存在。诗人面对曾经是“华屋”的一堆堆“瓦砾”和“瓦砾堆中”的“几树花”并以“可怜”二字领起两句,不言“战乱”而“战乱”之惨象自显,不言“悲戚”而“悲戚”之愁情自明。杜甫曾有《春望》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比而言,这首绝句之艺术成就也并不逊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