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行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高山有峰不复险,

大河有浪亦已平。向来百二秦之形,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将军誓守不誓战,

战士避死不避生。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河东游子泪如雨,

眼花落日迷秦城。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李献甫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蒙古攻袭金国长安。金将未加抵抗,望风而逃,蒙古军队纵掠之后而去。在这后不久,李献甫被任命为长安令。这首诗便是他在长安为官时写下的。长安自秦以来,一直被许多王朝作为首都或陪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可我们在这首诗中所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城内荒芜,道上空寂,黄沙漫漫,蔽野鸡鸣。作者用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控诉了只顾掳掠人民的元军和昏聩无能的金国将士。诗风率直、激切,但有明显的议论化倾向。大河,黄河。这里说长安有高山黄河之险,而金兵不用,等于虚设。百二,指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以两万人可抵百万人的进攻。秦,长安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