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选一)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选一)


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元好问

壬辰指金哀宗元年(1232)。这年正月,蒙古军围汴京,城中食尽,哀宗不得已率兵东征。次年正月,至黄河北岸与蒙军接战,大败,退保归德。这时元好问任左司都事,在围城中写下了“壬辰”五首,此其二。

首二联极写战乱频繁,直欲尽灭生灵。“龙蛇”,古人认为岁在龙蛇(即辰、巳年),贤人有厄,这年恰好是壬辰年,同时也借喻两军争战的残酷。“高原”句实写当时金决堤保汴京的事,这一决策,导致平原泽国,加深了人民的苦难。惨烈的战争使尸骸遍野,血腥味甚至污染了草木。民生涂炭,又有谁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呢?精卫虽小,尚有衔石填海之志,(见《山海经·北山经》)而朝中竟无人像申包胥那样,在危困中力克万难去搬求救兵。包胥,楚大夫,吴伐楚,破郢,包胥向秦求救,不许,哭于秦庭,七日七夜不绝声,哀公为之感动,遂发兵救楚。(见《史记·伍子胥列传》)最后,诗人大声疾呼:并州的豪杰何在?是不是也打算像汉将韩信那样,分兵井陉,大败赵军?梁简文诗“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并州民风尚武,而现在却无人发勤王之师!诗人连用精卫、申包胥、韩信三个典故,借神话和历史人物或对比,或反衬朝中无人的怨愤。同时也表示了自己或搬救兵,或发勤王之师,武力抗敌,挽救国家危亡的政治主张。

这组诗是元好问“丧乱诗”中最沉痛的作品之一,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为:“沈挚冤烦,神气进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