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
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
元好问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元好问被押赴山东聊城羁管。他沿途目击蒙古军队掳掠奴隶、财物,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痛苦挣扎的惨状,痛彻肺腑,于是就用民歌的形式,抒发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慨。
《续小娘歌》依据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民歌《小娘相见曲》写成。一共十首,此其六。其一云“吴儿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声。唱得小娘相见曲,不解离乡去国情”,即可证。
这首诗将雁与人并提。“见雁思乡信”,南来北往的雁,是思乡的原型意象。诗先写雁与人一同北渡。“相送”二字,显见雁之有情。在人歌人哭的氛围中,雁声也分外哀伤。第三句转,雁虽北去,但秋来尚可自由南归,而南人北渡,却永无归乡之日!
诗人常以候鸟之按时而归与人之欲归不能作对比,如南宋诗人杨万里《初入淮河》三首,即有“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之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