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著意仿中秋,手卷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
瑞光万丈东南浮。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
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一时宾客尽豪逸,
拥鼻不作商声讴。无何陵谷忽变迁,杀气黯惨缠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比来几见中秋月,
悲风鬼哭声啾啾。遗黎纵复脱刀几,忧思离散谁与鸠?
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良辰不可再,樽酒空相对。
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三军鞍马闲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段克己
这首七言长篇歌行是金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癸卯是蒙古乃马真后二年,即公元1243年;金朝灭亡至此已十个年头了。十年之间,蒙古与南宋交战不已,同时其铁骑远征欧洲,威震欧亚。在对外征战的同时,蒙古贵族对中原人民实行血腥的统治政策,对汉人尤为歧视。饱尝战乱艰辛的原金国遗老或深藏山中,或远走他乡,仍就过着妻离子散的生活。段克己的这首诗从当年太平之世写到社会动乱,写出了当年惨不忍睹的社会局面,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盼望社会安宁、生活安定的共同愿望。诗歌语言清新流畅,从头至尾不用僻字奇语,但飞动的想像使诗境显得奇丽高妙;诗中写到悲惨的场面,但这不是悲秋的哀叹,而是悲壮的控诉。诗末那种冲霄直上的气概和普救众生的博大情怀更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