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虞集
这首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时虞集告老回乡,居江西崇仁。在寒食日祭祀祖墓以后,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诗化用典故成句,巧设隐喻。明写思乡,暗寓思国。格调平稳,前后贯联一气,令人玩味。
诗首句用的是王粲《登楼赋》中的句子。王粲于汉末天下大乱时避居湖北,在登当阳城楼时写下了《登楼赋》,对沧海横流、国家动荡不安、群雄割据表示深切的忧虑与愤慨。虞集是宋抗金英雄虞允文的后代,眼见祖国沦陷,感慨不已,引用《登楼赋》中的句子,大有深意。“非吾土”正是说已经不是大宋汉人的天下。末句用啼鹃典。相传古代蜀主望帝失国后,其魂魄化为杜鹃,鸣声悲哀,常啼至口角流血。诗人常用杜鹃啼血来寄托国家灭亡之感。杜鹃常在暮春时鸣,诗人写这首诗正当寒食,杜鹃尚未到啼时,“不堪梦觉听杜鹃”,提醒人们注意这是借啼鹃来表达亡国之恨。而杜鹃叫声犹如“不如归去”,诗人的“不堪听”,不啻告诉人们:现在整个江山都被元蒙统治着,何处是我可归之地呢?
诗的用典用句,妙在含蓄不露,虞集这首诗用的两个典句,都为人常用熟见,但能与眼前情景吻合入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