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出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未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缺拜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赵孟頫

这首古诗是赵孟頫三十五岁那年回家探亲归京后所作。诗题所罪的“出”,即是出山,结束隐居生活。赵孟頫出仕后,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常受到人们讽刺。而元世祖虽然很赏识他,只是把他当作文学侍从之臣,使他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他对故国难以忘怀,心中十分矛盾。这次回乡小聚后,又远别亲人,心中波动很大,使得他认真地检讨自己,写下了这首自怨自艾的自谴诗。对自己出仕新朝表示内疚与责备,同时倾诉自己不得已的心情。

诗大致可分四层,第一层后悔出仕;第二层披露心迹,表达对生活的真实向往;第三层写出仕后的境遇及心情;末层再次表示愁怨伤感。

诗以谢安的典故,叹喟自己没有以谢安为前车之鉴,现在遭到了与谢安相同的命运,内心深深地悔恨。《世说新语·排调》:晋谢安隐居东山,屡征不出,后不得已出仕。有人拿一种名远志又名小草的药问谢安为什么一物有二称,郝隆乘机讽刺谢安说:“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安听了十分惭愧。

元初入仕的诗人,在进取心与良心的交战下,所作往往显得沉闷压抑,这首诗就是如此。正由于这种具有真情实感而又富于技巧的作品出现,宋末江湖诗派圆滑纤弱的诗风才被扫除剔尽,诗风转向苍莽悲壮,奠定了元中期诗歌繁盛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