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
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三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白银狼。
萨都剌
元朝统一全国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今在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萨都刺在元顺帝元统元年夏赵上都公干,正逢顺帝在上都,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清新优美的诗篇。这里选的是五首中的第二、三、四首。
头一首写草原游牧民族的风俗,表现开阔雄壮的边塞气象。诗人抓住祭天这件有代表性的仪式,平铺直叙,不加评论。注重布局的开阔与色彩的搭配,使诗具有浑脱秀美的特色。第二首写草原暮色及瞬息多变的气候。诗罗织了两个草原特有的景色,合成了一幅黄昏交响曲。气派虽然很大,但造语措辞仍然委婉新丽,令人神往。第三首写草原儿女英勇强悍,猎马沙场的气魄。
提起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他们的边塞诗,大多写战争,或抒发立功壮志,或批判穷兵黩武。“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急促高亢、想像奇特的名句,令人神往惊骇。一大批写边士思乡的诗,使人为之悱恻凄伤。而到了元代,昔日的边塞,已成了接近帝都的腹腋之地;昔日的匈奴胡虏,已成了全国的主宰。边塞诗已不再以战争、离愁为主旋律,而是抒写沙漠风光、草原春色、牧民习俗,与写江南秀丽景色的诗篇在主题上合了拍。这种特定的条件,使得以擅长写情,诗笔流丽清婉的萨都刺写出了不少出色的边塞诗来。这里选的三首,都是众口传颂的名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