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千山赤,寒烟一岛青。
羁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
黄屋迷襄野,苍梧隔洞庭。
空将垂老泪,洒恨到沧溟。
刘基
孤山是孤悬在庐山之东、湖口之南、鄱阳湖中的一个小石岛,又名“大孤山”,与彭泽的小姑山相对,也称“大姑山”。因其形似鞋,明清以来,通称鞋山。孤山四面临水,一峰独耸。周围石壁如削,陡峭峥嵘,为第四纪冰川期之遗迹。山上绿树掩映,烟水茫茫中远望,景色秀丽而奇特。本诗写作者隔着湖水眺望一山孤耸时的心境。
首联对比孤山与周围的环境,一起惊人。湖水周围多山,西斜的太阳返照山崖,千峰尽赤,有炽热感。环顾之后再将目光投向湖中,暮霭生寒,一岛独青。大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反衬效果。接下两联托出望孤山的联想与感受。作者移情于山,山困水中,如高天厚地一羁囚,牵动自己羁者之心。羁心增而壮心磨,人就像霜下之草。一岛浮于水上,看似飘萍,想到自己的生存状态似也如此。如果说颔联是触景生情,抒发人生的感慨,颈联则是由境寄意,略写对世事的忧虑。湖水茫茫,一山陷在其中,多像黄帝当年迷(失路)于襄城之野,此中似有警醒“当局者迷”的含义,不然将有更严重的后果。于是又由眼前的鄱阳湖想到渺远的洞庭湖。大舜死于苍梧,二妃追之不及,洞庭湖成为永远不可逾越的阻隔物。尾联慨叹无力改变这种滑坡倾向,只能将泪水和恨洒在眼前的湖水中,由湖口注入长江,再流到东海。刘大杰评此诗和《感怀》等诗云:“抒写怀抱,苍凉慷慨”。读者可结合本诗阅读《感怀》、《杂诗》诸作,对刘基诗情诗风会有更深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