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


青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

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

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

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

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

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

贝琼

这首五言古诗,借咏松以自况,旨在展示自己淡泊名利,甘守清贫,孤高自恃的精神境界,用意十分明显。古代诗文中写松的作品,可谓多如牛毛,且不乏佳作。然而贝琼此诗,却能独具匠心,翻出新意,令人叹服。具体表现在:一、选材新。选取落落寡合的孤松作为讴歌对象,可说是在同类作品中别开生面,既新鲜,又新奇。二、立意新。以清贫的书生类比孤松,赋予它特有的外形内质:它丑陋寒酸,惟有“霜皮”蔽体。它朴实无华,羞于以艳丽花枝招摇“三春”。它高洁兀傲,始终保持自然姿态度过千年万载。它安于寒素,任凭蝼蚁掘穴其下,乌鹊筑巢其上,而安之若素。无论是路人的赞赏,还是愚夫的嗤笑,它都淡然处之,泰然自若。然而它自有卓异的高格:在风刀霜剑灭尽百卉之时,它能“苍然上参天”,向天地苍生,奉献极其宝贵的生命之绿。三、手法新。开头四句,先抑后扬;接着四句再抑——欲扬故抑;然后是高扬,诗情由低谷骤然而至顶峰;最后两句以深沉的问叹作结,将对孤松——高洁“贫士”的褒扬、歌颂融入哲理之中。写得起伏跌宕,摇曳生姿。故引人入胜。四、造语新。像“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形象何其鲜明,感情何其浓烈!再如“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寓理于景,情理相生,意境幽深,确是大家手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